工博会上“不务正业”的机器人们

时间:2021-08-19 14:53:05  作者:  来源:



在前几天的双11“剁手节”中,第19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坚持工博会)也圆满结束,本届工博会和以往一样,共设有八个专业展区,分别为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新能源与电力电工、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科技创新。而机器人展区成为了人气旺的展区之一。

在我们的脑海里对工业机器人的认识无疑都是类似六轴机械手一样的机器人在工厂的流水线上重复着相同枯燥的动作,而根据艾而特专员的观察来看,本届工博会机器人展区人气火的原因,就是因为展区上的工业机器人们都在“不务正业”。而从这种“不务正业”中,我们又能看出怎样的发展侧重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3C行业机器人的兴起

在本届工博会上,瑞士的ABB、安川、川崎等知名机器人商家都公布了各自的新产品。其中微型机器人成为了工博会上的焦点之一。ABB公布了尚未正式发布的3C行业新款的小型机器人IRB1100,直接表明要进军中国3C行业市场。不仅如此,ABB还展出了去年推出过的YUMI双臂机器人,虽然是相同的机器人,但这次YUMI不但给我们展示了抓取物品,写毛笔字以外,还展示了更为复杂的体感控制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人类手的动作来进行模仿作业。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小件装配的生产需求,尤其针对3C行业的柔性生产和灵活制造。

不仅如此,本届工博会安川也公布了新的微型机器人,并宣称是目前世界上小型的工业机器人。这款MOTOMINI机器人高36厘米,仅重4.3kg,可搬运约为0.5kg的零配件,而其特点除了小型化以外,高速和高精度的优势无疑就是为了3C行业而准备的。

“小”的概念其实不仅仅是本次工博会的焦点之一,也是如今工业自动化设备以及零配件的发展趋势之一。3C行业作为电脑、通讯和消费性电子三大科技的整合,对于芯片的装备以及集成都所需要的高精度作业量是庞大的,加上国内3C行业已经膨胀到近乎饱和的状态,对于芯片等细小部件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人工组装的速度已经跟不上需求量,使得3C行业机器人不得不加快发展。尽管从目前来看,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大部分份额被汽车制造的工业机器人所占领,但根据艾而特市场人员的数据收集以及分析后发现,3C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凭着每年销售量的高额增长度必然会让3C行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甚至不会比汽车制造机器人的市场小。

视觉系统技术越发成熟

在本次工博会上,聚焦眼球的无疑就是工业机器人都在做着与它们本职工作不相干的事情,比如打高尔夫、画画、弹琴,甚至和运动员打乒乓球。虽然从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企业推广自家机器人优势的宣传手段。但背后的共同点也说明了工业机器人的未来走向:拟人化。

所谓拟人化,就是让机器人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识别、认知、判断等步骤后能自主进行作业。就像人类一样能够看见,听见周围的环境并根据大脑指示进行动作一样。而这一切基础的环节,就是机器人的识别技术。

现如今发展迅速的识别技术无疑是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像ABB的高尔夫机器人以及新松的兵乓球机器人一样,虽然事先对机器人的“大脑”进行了复杂算法的编程,但要机器人能采取正确的动作,高频率的信息采集是必要的。再有,和打乒乓球时球运动的轨迹每次都会不一样相同,在工业生产中也会出现每一次遇到的状况也不一样,为了适应这种柔性情况,机器人的视觉必须精准。如新松的乒乓球机器人,其上方有一个视觉采集器,据相关人员介绍说这个视觉系统每秒钟可以采集180张图片,从而才能够分析出乒乓球的具体路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比赛结果最终还是以机器人输一球而告终。

除此之外,像刚刚提到的YUMI机器人可以识别人手从而进行动作,以及还是ABB的人脸识别机器人能根据每个人脸庞不同的特点进行描绘,识别系统中的视觉系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突破,而之后也相信机器人的触觉、嗅觉系统也会成为发展核心,这也证明了智能机器人是真正的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虽然本届工博会上见识到了许多工业机器人的新姿态,但可惜的是目前国内对于机器人方面的进展还较为缓慢,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机器人企业总体起步较晚,现在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在高端领域,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至于未来机器人行业是否也会和众多报道中预示的一样会是发展核心,也不能断言而定。未来,拭目以待。